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癌症險」標籤的文章

五歲前是癌症高危險群? (baby cancer insurance)

圖片
有些朋友們往往小孩剛出生就被推銷癌症險。其中一種推銷的話術是「五歲前是癌症高危險群」。然而,這句話在討論兒童醫學時是正確的,在討論保險時則有待商榷。 如果以兒童族群(0-14歲)做比較,如圖所示[1],癌症最高發生率落在1歲以前,6~10歲間最低,之後又逐漸增加。但即便是0歲的癌症發生率,也才十萬分之25。 但若把年輕成人也納入比較,以 台灣癌症登記中心 的資料(2003~2007),0-4歲的癌症發生率是十萬分之20.4/17.0 (男/女),20-24歲的癌症發生率是十萬分之21.7/24.4,25-29歲的癌症發生率是十萬分之34.4/43.9。 0-4歲兒童的癌症發生率其實小於20-24歲成人。 不過,如果保險公司的定價方式是基於風險中立再加上固定比例費用,對風險趨避的客戶而言,發生機率越低的保險越可能有正的 utility。所以正確的說法或許是「你得癌症的機率很低,買癌症險最划算了。」。但如果定價方式是基於風險中立再加上固定金額費用就不是很理想。 Reference: 1. Hung, Giun-Yi et al. “Infant Cancer in Taiwan: Incidence and Trends (1995-2009).” PloS one vol. 10,6 e0130444. 25 Jun. 2015, doi:10.1371/journal.pone.0130444

何謂理想的癌症險? (Ideal cancer insurance)

市面上,癌症險也算是熱銷商品,但市售癌症險其實不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。 要談什麼樣的癌症險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,首先要談當前的癌症治療是怎麼樣,未來二十年的癌症治療趨勢又是如何。這些治療能花多少錢? 癌症治療目前的幾大模式: 1.手術 能開刀根治的,大多花不了太多錢,頂多幾十萬左右,而且健保可以cover大部分。 2.化療 大部分在健保給付的範圍內,某些新配方需自費。用到病人死掉為止,幾十萬到幾百萬。 3.標靶治療 過去20年的顯學,某些有健保給付,某些沒有。一個月十幾萬,可以延長病人數年壽命,但通常幾年後會出現抗藥性。用到病人死掉為止,幾百萬。 4.免疫療法/細胞療法 未來20年的顯學。目前還大多放在第三線之後,但有往第二線治療發展的趨勢。一個療程往往百萬起跳,甚至也有起手報價八百萬台幣的療程。如果沒有效,病人很快就會死掉,有效的話(目前來說,約20%左右有效),有可能長期存活,已有存活十五年的案例。沒有效的話,可能要花個幾百萬;有效的話,要繼續使用,幾千萬都不見得夠。 支出很高但不會活很久的疾病,或會拖很久但支出相對不高的疾病,都不會是財務的最大威脅。免疫療法/細胞療法剛好符合支出很高,有效的話又可能讓癌症變成一個拖很久的病,Financial Toxicity 可以非常驚人。